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开启了加快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在这一转折点上,中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已经从重视普及应用的第一阶段进入了重视融合创新的第二阶段,即“教育信息化2.0”时代。按照新时代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支撑推动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数字资源及服务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要点内容之一。数字资源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它是经过数字化处理,在信息化环境下运用,为教学目的而专门设计且服务于教育教学的资源集合。从数字资源的功能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素材类资源、教学知识类资源、工具资源和扩展类资源。数字资源服务是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之间的关键环节,是数字教育资源得以充分且有效应用的保障,最大化发挥资源应用效益,满足用户需求,促进数字资源常态化应用的手段。

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我国数字资源建设行动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以“三通两平台”为主要标志,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体系形成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推进了我国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为了推进数字资源建设行动的创新发展,切实践行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变革教育系统的内生力量,在最新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被放置到未来教育信息化八大实施行动的首位。其中,明确提出了建成和完善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平台+教育”服务模式与能力以及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等重大目标。

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需要贯彻我国以能力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服务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吁求。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需要践行我国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的构想,支撑引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在数字资源及服务的建设上,需要注重做好联结建设与应用的顶层设计;注重多方联动协同发力;注重绩效评价与智能治理相结合,才能有效保障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的分层推进。

第一,践行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需要注重做好联结建设与应用的顶层设计,形成引领数字资源融合创新发展的文化氛围。开展数字资源服务行动的重要前提是优质数字资源如何与我国人才培养的理念相匹配等问题,这就要求做好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顶层设计。在我国数字资源建设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需要基于新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吁求,统筹考虑数字资源建设及服务中各层次和要素之间的关联。基于对现状问题剖析的基础上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资源建设及服务方案。

目前,我国的数字资源主要是运用自上而下的行动路径,基于教师的教学经验积累聚合优质数字资源。为了保证产出优质数字资源,还需要整合运用自下而上的发展思路。建立针对数字资源的科研队伍,促进科研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大项目、大基地、大平台的整体布局与协同发展,基于科学研究结果指导孵化出优质的数字资源。只有对数字资源进行持续的科学研究,才能为数字资源普及行动的开展提供扎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为我国新时代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滋养。

第二,践行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需要注重多方联动协同发力,形成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创新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数字资源的建设与服务需要组织、联合各级教育相关部门、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多方面的力量,协同合作,助力我国教育资源服务的创新发展。唯有如此,才可以建构数字资源服务的新生态、新文化。

首先,国家教育部门需要发挥主导作用,运用政策干预和支持的方式,推进数字资源供给侧模式,最大化各级教育职能部门在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中的作用。

其次,国家教育部门需要进行持久的战略布局,建立对数字资源进行持续追踪的智能库,嫁接研究者与实践者的桥梁,便于摸清我国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现状,为我国数字资源的持续性优质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决策支持。

最后,国家教育部门需要扮演中心枢纽的作用,联结不同层级的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盘活数字资源及其服务市场。例如,形成研究者与教师合作联盟,借用研究思维与教学经验两者互补的优势,打通优质数字资源开发的新渠道。建立研究者与出版社合作机制,更新升级已有资源,扩展数字教育资源的覆盖面。鼓励数字资源产学研的扩展渠道,借用教育企业的平台,在数字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理念的指导下,孵化出优质的教育产品。

第三,践行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需要注重绩效评价与智能治理相结合,健全数字资源与服务管理机制。为了能有效地推进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实现既定的行动目标,除了进行科学的顶层规划外,还需要做好有效过程管理。

一方面,借用经典的绩效评价理念,从投入建设和产出效益两方面了解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中采取的措施,对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现状进行评估和诊断。在挖掘和定位问题的基础上,与相关部门要协同合作,合理调整数字资源投入经费的比例,科学调整教育资源的利用和配置计划,形成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另一方面,借用新兴的大数据技术,支撑保障数字资源的管理、决策和服务,实现对数字资源的智能治理,促进数字资源的有效发展。(作者:陈明选、蔡慧英;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