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学院信息化十年:从“数字校园”迈向“智慧校园” 赋能学校发展

高等教育

来源:本站  作者:殷振国 商丘学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  发表于:2023.03.30   336浏览


/殷振国 商丘学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主任

要:2012年到2022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走过十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成就显著。十年来,商丘学院在信息化建设上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也是当代高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取得了不少成果,积累了一定经验,今后也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迎接新阶段,开创新局、再创佳绩。

关键词:高等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建设发展;十年


2012年到2022年,是我国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十年。国家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先后制定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纲领性文件,为后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十年不懈奋斗,换来累累硕果。十年间,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包括: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实现升级换代,IPv6得到规模化部署,校园网基础设施得到增强,出口带宽不断扩大,师生上网体验越来越好;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各种应用全面开花,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随着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商丘学院在信息技术的更迭中,始终保持高度敏锐的“嗅觉”,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如今,我校已构建起成熟且高速的校园网络,依托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各类智能设施在校园落地应用、实现互联互通,优质教育资源依托网络平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共建共享。这十年学校已然跨越了“数字校园”时代,向着“智慧校园”时代加速迈进信息技术作为其中的“驱动引擎”,对于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化建设与成效

十年来,我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信息化公共服务全面铺开,教学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信息化的深度、广度得到全面发展,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来源保障和支撑。

1.升级和改造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

十年来,学校不断升级和改造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一是实现了校园区域内有线与无线全覆盖。二是校园网出口带宽达到26G以上,满足了大流量应用需求。三是打造了高性能数据中心机房。通过有序增加、更新设施设备,最终建成标准数据中心2个,为构建具有可扩展、稳定的信息化环境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实现了校园虚拟化云平台。采用主流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和产品,对学校现有服务器进行了有效整合,并通过虚拟化管理对所有的计算资源池进行集中配置和管理。同时,带动了云平台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建设,丰富了教学管理功能。

2.建设了丰富的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

丰富的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力驱动,是实现科学决策、智能管控的有力支撑。十年来,学校积极推动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建设。一是接入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通过积极对接校外数字资源,为师生提供了更好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科研合作的网络环境。二是对学校一卡通系统进行升级,建设学校数字迎新、宿舍管理等系统,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阶段推进了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后勤服务等综合平台建设,提升了学校信息化服务水平。三是搭建了教学服务智能化环境,升级了教务管理系统,完成了学生综合服务管理系统、智慧教室等项目。四是建设了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学习空间,丰富了学校教育资源。

3.搭建了智慧校园服务平台

依据互联网、校园网、移动网等多网融合技术,基于“架构统一数据整合、应用集成”的建设框架搭建智慧校园的基础平台。一是建设了公共数据平台,实现校园信息的全面清洗和共享数据的集中管理。二是建设了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对人员、权限、认证的统一管理。三是建设了分布式数据集成交换平台,有效解决校内各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集成问题。四是建设了数据治理平台建设,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数据透视管理和实时在线监测。五是建设了综合服务门户,将分散的应用和内容进行聚合,实现应用关联和信息共享。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发综合服务门户的移动端。六是实施了系统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交互。

推进了IPv6基础网络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开展教室、实验(训)室、图书馆等教学场所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构建基于移动终端、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慧学习空间。同时,建立以“为师生服务解难题”为宗旨的网上办事大厅,进一步优化师生办事环境,提升办事效率。

4.建设有大批信息化功能型教室

建设有智慧教室、精品录播室、VR教学实验室、智慧工地、BIM建模实验室等各类各专业的信息化功能型教室,升级了大批多媒体教室。

 

1 智慧教室

 

2 精品录播室 

 

3 VR教学实验室

 

4 智慧工地实验室

 

5 BIM建模实验室

5.网络安全建设取得成效

建立网络安全组织领导体系,构建多层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全面提高学校网络安全管理水平和防护能力,确保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和资源安全。实现统一安全策略和管控,一键断网落地。购置专业安全服务,对重点网站、信息系统定期进行主动渗透测试;大力加强网站和应用系统的备案管理,对重要信息系统定期开展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6.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深度应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IPv6、5G与教育信息化的融合,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通过各种渠道稳步推进校园网人工智能应用管理平台建设,通过构建涵盖全校师生的人脸数据库,推动人脸识别技术在多项管理服务及教学科研方面的部署与应用。强化创新驱动,推动最新技术与信息化建设深度融合,深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二、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和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对教育信息化“具有革命性影响”重要作用的认识有待深化和提高;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机制有待完善;教育信息化发展与我校教育改革发展步伐不协调,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投入不够大,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保障不足;教育信息化应用效能不够高,“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教育信息化对于推进教育改革的促进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科学有效地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结合当前信息化发展趋势,未来我校信息化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先进信息化技术的底座支撑,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重点推动智慧教育发展,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构建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不但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更要进入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阶段,通过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撑人才培养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