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信息化 >本期目录>正文

教务管理者视野下的高校教学信息化改革实践

来源:清华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管恩京 林健 任传波 发表于:2017.12.29  3141浏览

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土著”和新媒体的“弄潮儿”,其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学校教学环境、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已经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寻求教学方法的突破,使“先进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成为现实,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研究的现实问题。换句话说,高校的教学改革,特别是教学模式(包含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和依赖信息技术的支撑。

教学信息化的关键不是信息化,而是教学。要发挥好信息化对教学的作用,首先就要从教学的角度正确认识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信息化的构成元素包括“信息”和“化”,但关键在于“化”。基于这种认识,教学信息化可以这样定义: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教学系统进行改造,使得教学生态发生变化,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教学信息化改革的着力点

改革一定要注重实效,效果依靠总结。总结是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必经之路。山东理工大学作为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从2012年开始,由学校教务处牵头,落实“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工作,通过“抓内涵、建机制、优环境、促应用”,历时4年的努力,学校教学信息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并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委托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信息化试点工作答辩验收。本文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提出高校推动教学信息化改革的六个关键着力点。

1、创新机制

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具备完善的制度,是教育信息化改革取得成效的主要标志,也是影响其今后顺利和深度发展的关键因素。2016年,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10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就是“教学信息化建设工程”,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要“加大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实现全部课程上网、开展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切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为落实“教学信息化建设工程”,学校又出台《课程信息化教学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课程信息化建设内容包括数字化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平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教学评价体系4个方面,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3个应用层次。3年后,开设的全部课程均达到初级应用要求,30%的课程达到中级应用要求,20%的课程达到高级应用要求。逾期未达到初级应用要求的课程,将不予开课。《实施意见》为教学信息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普及网络学习空间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实名制、组织化、可控可管的网络学习空间集成了课程建设、资源共享、教学、学习、管理、评价等功能。

利用网络空间,教师开展集体研修、协同备课、批改作业和学习指导等教学活动,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务管理部门开展学情调查、学生综合评价、课程建设与教学活动综合分析,提高管理的效率。截至201612月,学校网络学习空间总访问量达到4500多万人次,年度增量平均为1000多万人次,最高实时在线人数为5590人,在校生人均年度访问次数约320次。

3、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

网络化教学资源是开展教学信息化的基础。目前,网络化、数字化资源总容量达到3T。其中,校本网络课程已达1222门,包括资源共享型课程673门、基本互动教学型课程288门、深度融合型课程261门。在网络课程资源中,除了教学大纲、考核大纲、教学日历、课件、教案、试题库、试卷库、实验指导书、课程录像、教学演示片等常规教学材料,还包括拓展性学习资源,如电子书籍、案例库、常见问题集、往届学生作品集、考研辅导资料等。

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仅让学生可选择的学习内容更加广泛,满足了其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而且使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实现了互联网时代下“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的泛在式学习。

4、探索多元有效的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就绝不仅仅意味着在教育领域普遍应用信息技术。它的深层内涵是:以‘规划—行动—反思’为基本框架,将从教者经验主义的日常职业行为提升为基于信息处理与数据驱动的、围绕教育系统的创建与维护而展开的职业行为的过程。”

学校先后组织了4批校内教学信息化试点课程立项,要求参加试点的教师须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教”与“学”的研究和实践,强化教学设计和信息化建设,倡导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以及翻转式、案例式、项目驱动式等多样化混合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价值判断与学习能力,理解、沟通、表达能力,批判性、建设性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信息化试点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深入,时时能学习、课课有研讨、堂堂有互动、人人有进步的良好风气逐渐浓厚,基本形成了“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互相补充的新型教学模式。

5、改变课程考核方式

形成性评价方式是教师开展教学信息化改革的重要产物。实施信息化教学的课程,实现了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自主、协作、探究等学习行为显著增多,这就促使教师积极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手段和方法,逐步实现从终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的转变。

形成性学业考核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收获。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综合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和考试等,建立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体系。同时,因为有了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支撑,所以老师对学生的自学、探究、协作、创新、自我展现等基本能力,以及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基本素质有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测量,逐步实现从注重知识目标向更加注重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转变。

6、优化教学管理过程

信息化教学所取得的成效,让各级管理者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在现代大学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下定决心推动整个教育教学系统进行信息化建设。

就教学管理而言,为满足“线上线下”融合的信息化教学和泛在学习的需要,学校升级了教务管理系统和网络教学平台,并实现了两个系统之间的有效对接和数据共享;开发了一卡通多媒体教学系统、教材征订系统、成绩管理与远程打印系统、教学质量分析系统、视频资源点播系统、师生课堂互动教学系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研究项目管理系统、大学生创新奖励管理系统等教学管理辅助系统。这样,教学信息化就实现了从服务于课程教学逐步拓展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提升决策、管理和服务效率与水平,推动了教学管理过程的精细化和教学分析与反馈的即时化。

二、教学信息化改革展望

从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名单,至今已有4年。在高等教育领域内,教学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创新性成果。与此同时,教学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也逐渐显现、明朗和聚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部分管理者和教师对信息化的认识尚不到位,存在两种较“偏颇”的认识:一是“轻视”信息化,认为其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对信息化发挥“革命性影响”、“带动教育现代化”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重大作用还不理解、不认同、不接受;二是“唯技术论”,认为信息化是万能的。

在以上两种认识中,前者的危害尤为严重。这种看法在部分管理者和教师的观念中根深蒂固。信息化是工具、是手段,这本身没错;但被曲解和被极端化后的信息技术“手段观、工具论”,既是过去30多年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作用发挥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也是当前阻碍信息技术与教学进一步深度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成为部分管理者和教师排斥和否定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理由之一。

2、部分教师对信息化的粘度有待提高。问卷调查数据说明:一是从整体上看,教学信息化的教师用户粘度比较低;二是信息化课程立项虽然有助于提高教师用户粘度,但是依然有20%左右的用户流失;三是既然多数教师主观上认可教学信息化,那么一定存在客观原因导致用户粘度低。

3、部分学生对信息化学习模式有待适应。问卷调查数据说明,虽然学生对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已经普及化,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校网络基础环境和信息化教学的满意度不高,属于“被动应用”和“被动学习”。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坚持问题导向,把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尤其是突出问题和全局性问题逐一解决,是今后教学信息化改革的努力方向和重点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教育界全面地认识信息化。只有多维地、全面地看待技术、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技术,方是理性的和成熟的,才会有利于发挥信息化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

全面认识信息化就要将信息技术提高到“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认识高度。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国家和学校推动信息化的目的,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也不是为了模式而模式,改革不忘初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有限推进教学信息化。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三足鼎立是保持事物平衡发展的重要结构形式。现代大学承担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也含类似道理。

由于教学信息化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精力,如果要求所有教师都做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那么必然会影响教师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这种影响是学校领导和教师本人都难以接受的,所以,从教务管理角度,只能要求“有限”的老师做到教学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一般来讲,教学科研型大学需要1/31/4 的教师或1/3 的课程做到“深度融合”。

3、重构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学时。在教学信息化改革中,教师和学生都喊累,实际上把矛盾指向了当前高校“必修课程多、学时多”的问题。教学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必然要倒逼着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变。

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是要科学设计好课程、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尤其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在保证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对课程总体结构、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进行全面优化,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在优化课程体系的同时,还要调整教学学时。

目前来看,普通高校的教学学时总体过多,所以调整教学学时主要是减少教学学时。当然,学时并不是一减了之,而是要研究学生课下“做什么”、“怎么办”,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实现课上课下联动、线上线下互补,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现代教育技术》,有删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