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信息化 >本期目录>正文

融合创新 加快推进郑州市智慧教育工作

来源:本站 作者:郭向敏 王德广 发表于:2019.09.28  512浏览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以及《郑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等文件精神,郑州市教育局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创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加强体制和内涵建设,强力推进智慧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加快全市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1、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提速增智,逐步增加郑州教育城域网互联网出口带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截至2018年底,全市教育城域网总网络出口带宽已达到26.6G。“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提质增效,初步形成了“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的基础氛围。郑州教育云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学资源达105万余条,试题414万道,总容量16T,注册学校1944所,教师用户9.4万、学生用户46万,家长用户40万。

2、构建泛在学习环境,聚合各类管理系统,完善郑州教育云管理平台,建设大数据教育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提升教育治理和服务能力。完成了包括电子政务、教研培训、招生考试、高清监控、数字校园、数据中心等六大应用模块,使之在郑州教育系统内部能覆盖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体中小学校教职员工的办公桌、每间教室和校园重点部位,在系统外部能延伸到每一名学生的家庭。

其中,电子政务平台集电子学籍、教职工人事信息、财务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登记、公文收发、电子邮件、统一认证、行政审批、办事大厅等功能于一体;教研培训平台集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刷卡培训、网络教研、优质课评比、达标评优等功能于一体;招生考试平台集网上志愿填报、网上阅卷、网上录取、网上查询、数据分析等功能为一体;校园高清监控平台集自动化跟踪、学校食堂、校园重点区域监控、电子围栏等功能于一体,实现24小时在线在网监控校园安全;数字化校园平台统筹全市学校建设学校网站、校园微信公众号、校园电视台、中小学学生证(一卡通)等;云计算数据中心集中管理全市教育类数据,彻底解决“数据孤岛”问题,实现所有学生及教职工信息化应用统一认证。

20183月,郑州市政府发布的郑州市政府网站排名中,郑州市教育局网站名列市直单位第二名的好成绩;在20185月省教育厅发布的“河南省教育系统新媒体工作先进集体”中,郑州市教育局名列第一;在人民日报和新浪发布的2018年一季度“全国十大微博”中,郑州市教育局官方微博名列全国第二名;在郑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郑州市百家网站建设推进工程第五批入选网站中,“郑州教育发布”微信成功入选。几年来,“郑州教育”微信在全国教育政务微信排名中一直稳居前十名,全省排名第一。

二、强化融合、引领创新,提高智慧教育应用水平

根据“集约化建设,市县校协同建构”的工作思路,郑州市教育局强化市级统筹,深入推进区域智慧教育生态化发展。以“两全四统一”即“全员覆盖,全面服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门户,统一认证”的整体规划思路,使郑州市ICT基础设施建设将市、县、乡、校融合为一个整体,一体化综合平台、一站式认证服务让教师、学生、社会公众、教育管理者达到了无界沟通。

1、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实现校园智慧化管理

郑州市作为全国智慧教育实验区之一,为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校园中的创新应用,郑州市教育局开展了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工作。郑州七中、郑州九中、郑州三十四中、二七区汝河路小学等学校充分利用覆盖学校的高速有线、无线教育网络及智能信息终端,在统一平台基础上,以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构建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为一体的新型智慧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智慧化管理平台将学校的教研、教学、管理、交流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通过电脑和手机等终端,紧密结合班主任、教师、管理人员的工作实际,为校长、教师、行政办公人员、学生和家长提供便捷的一站式信息服务;通过网络视频教研平台、智慧课堂、智能互动录播,从教学和教研等方面,实现对校园教学过程的主体活动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通过校园一卡通、数字图书馆、校园信息发布、校园环境监测等应用系统的建设,从日常生活中的出、行、住、娱等方面提高师生校园生活的幸福指数,从而推进智慧化教学、智慧化教研、智慧化管理、智慧化生活及智慧化服务的实现进程。

2、大数据,引领学业质量绿色评价

郑州市教育局为市区所有公办中学配备了150余套校园版网上评卷系统,在市教研室的统一组织下,市内各中学分学区每年组织集中统考2次,各学区内部统考由各学区自己组织进行,全市性摸底考试每年3次,全年参与网上评卷人次达50万。所有考试均采用网上评卷,并经过数据质量分析系统形成每位考生的学业质量分析评价报告。

经过大量的数据采集、分析与挖掘,形成了郑州市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系列报告。报告内容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集中反映了学生的学业水平、品德行为、健康状况、兴趣爱好以及学业负担等多方面发展情况,同时反映学生个体、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影响学生发展的过程性因素,为教育部门科学地管理教学、引导学校和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引导家长和社会形成积极舆论环境带来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3、“绿城通”,打造学生公共应用服务平台

为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在郑州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的原则,郑州市教育局和郑州城市一卡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制作郑州市中小学学生证(绿城通),为市区55万中小学生免费发行。

“绿城通”依托一张非接触式CPU智能卡,整合了学生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三毕业个人基本信息和教育信息,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有效身份证明,具有电子识别功能;可用于教育管理、考试管理、各类比赛、竞赛及校园一卡通等应用;同时具有公共交通、地铁和电子钱包、小额支付等消费功能,真正实现了一卡多用的目的,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出行提供便利。仅2018年上半年,全市利用学生卡累计刷卡乘座公交约255万次,刷卡乘座地铁约87万次。

4、“云计算”数据中心,保障应用系统互联互通

不断完善郑州市“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构建全市统一的数据服务综合平台。郑州市教育局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完成了郑州教育云计算数据中心和共享交换系统,搭建起来一套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数据服务平台。

系统整合了郑州教育信息网、郑州教育政务网及各项教育管理应用云数据平台,将目前分散的各类应用集成到一起,用户通过统一认证平台即可轻松实现一站访问网站、博客、微博、邮箱、优质课、作文、教师培训、资源应用等系统,为解决“数据孤岛”,实现各类教育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全面推广郑州师生及家长、社会用户的“人人通”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创客教育,引发学习方式的核心聚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创新驱动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郑州市出台了《关于开展创客教育的实施意见》,成立创客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创客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创客教育实践基地,将创客文化引入学校,铺就创新型人才成长新路径。一些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开办信息化创新班、成立网络创新实验室,在网络背景下运用移动终端进行教与学的实践。郑州学子的学习与成长正朝着“信息化、国际化、自主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三、加强顶层设计,以科学规划应对智慧教育挑战

进入新时代,教育部吹响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号角,教育信息化进入了“三全两高一大”2.0时代,区域教育信息化和学校层面的智慧校园必将进入新的阶段。为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深入推进郑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20185月,郑州市教育局组织财务处、信息技术中心、教研室等有关处室和五所学校代表,同时邀请市财政局有关领导,赴广州、深圳、上海、蚌埠、合肥、成都考察学习区域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校园建设,重点学习新高考改革、教育云平台建设、学校大数据精准课堂教学和智慧校园建设等内容,与各地教育局和部分学校交流了开展区域云平台和智慧校园建设的相关应用经验。

通过考察学习,结合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郑州市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郑州市教育局整理了《考察报告及建议》,明确提出出台《郑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制订郑州教育信息化整体提升方案,进一步明确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同时指导各县区制定县区教育信息化提升方案。《郑州市教育信息化2.0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征求意见稿)的提出为郑州市智慧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郑州市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智慧教育推进工作:

1、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示范

考虑到郑州市()区及局直属学校尚缺少关于智慧校园规划之类的整体思路,有些学校还处于茫然无序的状态,在郑州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正式出台以后,由学校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目标进行申报,基础教育处、财务处、教研室、信息中心等处室负责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提出建设意见,学校根据意见进行建设提升,建设完成后由学校提出“智慧教育示范校”评估申请,教育局负责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对达标学校挂牌。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先进经验,形成优秀案例,并逐步向全市进行推广。2019年建设不少于50所“智慧教育示范校”;2020年底之前完成不少于100所“智慧教育示范校”建设。

2、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

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由市教育局统一负责局属学校基础教学信息化硬件、通用性软件平台系统和统一服务类底层技术平台建设,提供身份认证、应用接入、应用管理、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和安全管理等统一服务,消除烟囱应用和数据孤岛,实现跨系统的教育大数据采集和共享。根据“智慧教育示范校”应用经验出台《郑州市智慧校园建设标准》。

3、汇集、推广优秀案例

总结典型案例、汇聚优秀案例,借助国家、省相关平台及出版物,通过郑州教育信息网、郑州教育电视台、郑州教育博客、郑州教科研等渠道,宣传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系列案例集,面向全市进行应用推广。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形成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

4、做好网络安全保障,服务教育治理能力提升优化

加强教育系统党组织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明确主要负责人为网络安全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建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做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统一谋划、统筹推进。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全面提高利用大数据支撑保障教育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教育政务信息系统全面整合和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优化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深化教育大数据应用,全面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业务管理、政务服务、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5、信息素养全面提升,加强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

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实施新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加强精准测评,提高培训实效性;进一步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体制,探索和建立便捷高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支撑机制;各级各类学校应普遍施行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并明确责任部门,全面统筹本校信息化的规划与发展;各地将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本地区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全面开展面向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督导评估和第三方评测,提升各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6、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实现多元投入、协同推进

切实落实国家关于财政教育经费可用于购买信息化资源和服务的政策,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宽带中国、数字经济、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工作统筹推进。由郑州市政府牵头,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共同负责,制定郑州市教育信息化提升三年规划方案,实行全周期预算,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落实。(作者郭向敏为郑州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助理,作者王德广为郑州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办公室主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