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经验谈教师信息素养提升
来源: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况富强 许伟昶 发表于:2019.06.28 672浏览
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也愈发突出,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融合的经验出发,我们认为可以从下三个方面加以改进和提升高校教师信息素养。
一、教师信息安全素养提升
首先,教师需要加强自我网络安全意识,应对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学习网络安全知识,警惕一些网站上发布的补丁程序,切莫打开垃圾邮件,对现有应用系统及时查看修复,减少病毒入侵的机率。
其次,教师不应过分相信防火墙、杀毒软件,因为它们不是万无一失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也可能被黑客攻击,产生安全漏洞,要求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时刻警觉,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及邮件。
最后,教师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以身作则,认真、耐心的引导学生增强信息安全意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积极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网络中心也要及时通报应用系统弱口令问题,设置密码更新周期,提醒师生更新密码,并每年举办网络安全周宣传活动,加强信息安全宣传。
OA办公系统是我院使用较多的应用系统,我们对于该系统密码复杂度和周期做了严格限制——密码强度设置至少在中等以上、密码输入错误次数超过3次将被锁定、密码修改定期提醒周期为90天。同时,每年9月新生开学季,我们会联合济源市公安局、移动运营商、银行等单位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加强师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二、信息环境建设和技能素养提升
首先,高校要完善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各种基础条件,让教师有运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素养的基本条件。高校需要对本校信息技术的实践发展做出整体规划、制定系统的发展要求和管理制度,以此来推动教育信息化。学校要为课堂教学配备各种常规的教学媒体;为教师提供方便使用的多媒体教室,使之适合教学;通过合理的管理机制,加强合理使用校园网络,为教师寻找不同类别的教育信息源提供方便,为教师信息知识的学习及信息能力的提高提供物质保障,比如智慧教室、智慧课堂建设等。
其次,高校应为教师建立多层次的培训机制。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专家学者以专题讲座和研讨的方式,并且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对教师进行短期培训,有效提高教师信息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高校的教育资源得天独厚,学校可以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老师来自本校信息技术水平高的教师,培训内容主要根据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目前存在的问题决定,根据教师的现状定期安排相关课程、讲座,课程开展过程中要保证课程与讲座有重点、有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高校教师也可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选择的学习学校安排的课程。
最后,学校教务处和人事处可以设置信息技术应用激励机制,比如应用智慧教室上课的老师工作量翻倍,智慧课堂或者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排名靠前的老师可以获得相应的学时增加奖励等,每年定期开展如“济职好课堂”的教学改革公开示范课等。
三、信息道德素养提升
信息化时代的一个副产品,就是信息的泛滥。纷乱噪杂的海量信息时时刻刻在考验着人们的道德素质。因此要求身处现代信息环境中的高校教师要具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能分辨、借鉴、传播、利用良好的正面信息和信息技术。
高校应该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培训措施,运用不同的教育手段,使教师加深对信息道德的认知。高校也要根据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制定明确的学术道德规范,公开并严格落实,严厉惩戒违背信息道德的行为。这种负向强化措施可以解决高校教师敢不敢违反信息道德的问题,而运用正面教育手段则可以解决高校教师愿意不愿意违反信息道德的问题。以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减少甚至杜绝教师的信息道德缺失问题。
目前的学术激励制度以及成果评价体系均与个人利益相挂钩,这极大地诱发了学者借科研成果谋利的心理。科学研究与学术创作本身是学者的一种严肃的精神活动,需要改变现行的激励体制与科技成果挂钩的政策,做到不以“成果”取人,不以“成果”用人,从源头根治学术不端问题,根治近年来的学术浮躁之风。我院每年不定期举办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来我院讲座。同时,学院学术委员会制定了相应的科研管理制度,比如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办法等,为规范我院科研学术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总之,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人们往往会对自己认知范围之内的事物有一种习惯性保护,而对超越自己认知范围的事物有抵触情绪。高校教师也容易对自己最熟悉、掌握得最好、运用娴熟的内容或者技术有一种习惯性保护,而对自己完全陌生、掌握得不好的技术存在习惯性的抵制,这就需要高校和教师携手并进,共同克服。教师作为教育变革中的关键因素,必须调整观念,强化自身信息素养,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师的新要求。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任重道远,必须对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