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仍是信息化部门的核心工作
来源:周口师范学院网络管理中心 作者:刘伟 发表于:2017.03.31 666浏览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有关政策密集出台,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教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
目前,部分高校的信息化已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经过信息化建设全面铺开阶段的过渡,进入信息化服务提升阶段。在新的阶段,如何定位信息化部门职责,如何梳理信息化建设机制,我有以下理解。
信息化建设应以问题驱动为主。对于学校或部门信息化建设,若其信息化的需求视为内需,则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和信息化部门推动可视为外部条件。内需应为信息化建设的依据和基础,信息化部门应充分挖掘学校或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但挖掘需求还不够,还要善于结合信息化技术去“创造”需求,把需求变为问题,把解决问题转化为相关职能部门的动力,利用外部条件推动建设步伐,才能建好用好各个应用。若单方面强调信息化已经发展到某一地步,学校或部门就应当强制上马某应用某系统,很难达到好的使用效果。
信息化服务应走深度融合之路。用户旺盛的信息化需求推动学校信息化持续快速发展。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用户信息素养的不断提高,新的信息化需求不断提出,如师生希望能够对教学、科研活动进行更深层的信息化支持,更多事务可以在网上直接办理,一次填表可多处使用;职能部门希望信息化能够支持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学校决策人员希望决策能得到及时的数据支持;各类用户都希望获得集成的、个性化、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作为信息化部门,如何将“网”及“应用”变为服务?要做到从“业务管理信息化”到“教学和科研信息化”转变,要做到从“业务流程信息化”到“服务信息化”转变,要做到从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到“数据化”服务转变,最终实现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转变。当前主要任务是深度融合。融合不仅仅是数据的统一共享,还有资源的整合、流程重组再造与业务协同。用信息化与教学的融合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用信息流、资源流和服务流的统筹推动管理的变革。
信息化部门核心工作是服务。目前,很多高校从数字校园建设向智慧校园过渡,数字校园体现以管理为中心,具有资源数字化和应用多样化的特征,而智慧校园体现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具有环境感知、无缝互联、大数据及个性化服务等特征。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信息化部门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从传统的网络维护发展为支撑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目前看来,高校的信息化部门职责是围绕学校发展目标,改善用户体验、支撑学校教学、支撑学术研究、提高各部门信息化能力、改进信息分析支持学校管理等。所有这些职责的核心是服务。
很多业内人士说,随着智慧校园的建设,流程再造、应用融合推动了工作机制的转变,是“权利的再分配”。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所谓的“权利的再分配”不是信息化部门得到了权利,而是信息化部门通过认真分析需求,梳理、再造流程,融合应用,挖掘数据潜在价值,为师生及各个部门提供应用及数据等一揽子信息化服务,为学校及各部门提供决策所需数据支撑服务。创新服务提升、增强和促进各部门的工作。
当学校信息化达到一定高度后,信息化机构可能会细分为信息化管理部门、支撑部门、技术服务部门等。每个部门分别扮演规划、设计、统筹、建设、维护、服务等相关角色,无论哪种角色,挖掘用户(学校/部门)需求,做好服务,仍是核心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