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信息化 >本期目录>正文

“互联网+”校园何以可能?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吴曼瑜 刘欢 任友群 发表于:2015.12.18  754浏览

——“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下)

三、“互联网+”校园何以可能?

“互联网+”校园的理念充满着我们对未来大学的美好愿景,然而,这也可能仅仅是一个美丽的泡泡。如何使其落地成为现实,而不只是一句空谈?从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目前,以下三方面的举措较为关键:

1、改变建设方向

在过去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软硬件建设往往是分别推进的,各类系统应用、数据中心进行有效整合的难度较大。此外,在移动化盛行的今天,大部分的系统应用仍然被限制在桌面端,大大限制了用户与系统交互场景的多样性。今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应该是“云网端”一体化推进。

其中云包括了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它们为各类应用提供底层数据和基础驱动力,并在使用中不断为高校积累数据资产。

网则不仅仅只局限于原有的“互联网”,还将扩展到“物联网”。网络承载能力,特别是移动通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使得任何事物之间的连接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之上实现整体效能的提升,使得新增价值持续得到挖掘。

端是数据的来源,也是服务提供的界面。端的推进就是要将过去单一的桌面端支持,转变为对用户直接接触的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传感器,乃至软件形式应用的多终端支持。

2、重视数据应用

当前,信息和数据分散在高校各个系统应用中,一方面由于其过于分散,缺乏有效整合,导致数据只能在较低级的层面发挥价值,很难加以凝聚并在更高层面完成建模;另一方面,信息和数据只能通过单点传达给用户,有效性低,阻滞大。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需要敢于打破信息和数据与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等要素的紧相合关系,增强其流动性,使信息和数据能够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多点到达用户,在充分流动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同时,高校还应加强数据分析和研究,使得数据不仅仅停留于简单的调取和展示层面,而是深入挖掘和分析,进而发现数据背后所蕴藏的价值,更智能化地理解教师和学生的潜在需求,实现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

3、完善体制机制

首先,高校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好近期和远期云网端一体化推进、系统应用升级、数据架构的整体再设计、数据分析挖掘等重点工作的建设规划。

其次,应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策略,针对传统的课程建设、课堂管理、质量管理、实践教学软件和硬件以及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改变当前高校教与学的不合理状况,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常态化机制,推进MOOCs学分互认、校内翻转课堂、大小班结合等新举措。

再次,应转变管理服务方式,加快推进购买服务改革,倡导利用社会资源购买管理服务,提高管理、服务和资源利用水平,从而为师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校园服务。完善体制机制的最终目的,是要使互联网真正与教学、科研、生活、管理等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融合,使其深深地融入到高校运转的血脉之中。

四、“互联网+”校园的建设策略

1、施行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CIO负责制

加强数据应用的基础是要打破数据壁垒,促进数据的流动和整合。要达成这一目标,一方面固然要从技术层面入手,加强系统集聚,为数据的整合和流动提供技术保障;另一方面更要从管理机制入手扫清影响数据流动的障碍。长期以来,高校中的各类教学、管理、服务数据掌握在不同部门、单位手中,数据即权力、数据即利益、数据即政绩的观念,在高校中依然根深蒂固。

一些高校虽然设有信息化主管机构,但所主管的领域基本还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即系统开发、运维以及部分数据的管理层面,缺乏对教学、科研等学校核心业务数据的管理权限;加之高校各业务条线专业性强,仅靠信息化主管机构一家也无法深度应用相关数据。

因此,施行CIO(首席信息官)负责制,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统筹力度已经迫在眉睫。各高校要以CIO为核心,建立相应的基础设施、系统应用、信息数据的建设运维管理架构,打破制约信息化发挥效用的制度壁垒。

2、建设高校“大数据库”

所谓大数据,既包括学业成绩这样的结构化数据,也包括反映教学、科研等行为特征的非结构化数据。目前,国内各高校已经充分意识到结构化数据的重要性,纷纷加强了对结构化数据的集聚、积累,但对非结构化数据的重视程度还稍显不足。

这一方面是由于高校管理者对“大数据”观念理解不深,不能认识到只有将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进行一体分析、一体处理才能充分发挥数据效能,充分体现大数据的价值;另一方面是由于当下各高校还缺乏对非结构化数据的有效采集、储存和分析的工具。

这就需要各高校加深对“大数据”的理解,加大对非结构化数据采集、储存工具的建设力度;积极开展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业务的信息化再造,多平台(尤其是移动端)共享,引导师生利用线上平台开展相关业务,提升相关数据的采集水平;在此基础上形成高校“大数据库”。

3、组建高校数据分析专业团队

数据本身不会说话,只有对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分析之后,数据的要素价值才会充分显现。从世界范围来看,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建立在数据深度、科学分析之上已是一流高校的普遍做法。相比较而言,我国高校在这方面起步晚,也没有相应的制度要求,数据分析还处于零散阶段,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高校中还没有专门的数据分析队伍。

在国外的一流高校都有着规模庞大、熟谙数据科学的专业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分析团队,他们一方面会根据数据分析,给予师生个人针对性的建议,以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会对学校整体运行状况提供基于数据的评价和改革建议。仿效国外模式,建立我国高校自己的专业数据分析团队,有助于全面释放信息化、大数据的综合作用。

五、总结与展望

“互联网+”并非是把互联网叠加到传统产业上,相反,是要将信息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将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融入传统行业的每一条脉络。对于高校而言,要避免只做简单的加法,而是需要对“互联网+”涌现的诸多新特征展开深入探究,使互联网与大学校园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融合。

审视当下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可以发现这样的融合已经初见端倪。当下,许多高校正在打破自身原有的“自建自用”、“重建轻用”、“重桌面轻移动”、“重管理轻教学”等建设思维,开始用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互联网。一些高校开始借助移动端即时通讯应用等师生使用性较高的社会化媒体,快速、低成本地建设高质量的校园移动轻应用,打造新型的校园服务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移动化、使用者中心化。

总之,走向“互联网+”校园,不仅是高校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的升级,更是高等教育迎接互联网时代挑战,勇于作出变革的一种姿态。展望未来,未来的大学应是与互联网充分融合的,打破时间、空间界限的,真正实现学习无边界。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业态转型的道路上,“互联网+”校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说,目前它的大幕才刚刚拉开。(参考文献略,本文选自《远程教育杂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