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相文 长葛市长兴办事处中心学校 中小学高级教师
张娟 长葛市颍川路学校 教师
李巧英 长葛市长兴办事处中心学校 教师
摘 要: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引领着各个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教学在这场变革中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数字时代,推进课程改革,必须改革课堂教学,“课改”必须“改课”,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于改进教学方式。本文从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希沃,进行备、教、学、考、评、研六类场景的流程重塑的实践中,探索数字化教学方式改革的方法与路径。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智慧教学;改革
继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之后,为顺应数字时代潮流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和创新,2022年11月30日教育部又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其中,数字化应用从数字化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设施、数字化学业评价、数字化协同育人四个方面,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数字化教学,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教育融合发展勾勒了框架。如何开展数字化应用,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教研方式,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总结。
一、研究价值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重塑各行业生态,教育领域亦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课堂教学改革成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突破口。如何依托数字技术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备、教、学、考、评、研全流程的重构,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国平台)与希沃教学软件为技术支撑,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探索数字化教学方式改革的路径,旨在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可操作的策略与范例。
1.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需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明确提出,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新优势的关键路径[1]。教育部《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为数字化教学实践提供了框架指引[2]。在此背景下,本研究聚焦备、教、学、考、评、研等教学场景的流程重塑,致力于通过国平台与希沃软件的深度融合,构建覆盖教学全环节的数字化生态体系,助力教育系统性改革。
2.响应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创新的迫切需求
2022年版新课标强调“摒弃单一讲授式教学,倡导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模式”[3],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郑州市惠济区教育局电教中心研究人员对2022年版13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信息化教学相关词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均与信息化教学深度关联。
图1 2022年版13门学科课程标准中信息化教学相关词频统计图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数字技术确已展现其独特价值:
(1)视频资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和准确认知。如我校教师在讲授统编版语文《日月潭》一课时。安排了一个拓展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画出心目中的日月潭。结果发现学生们画的日月潭各式各样,于是教师借助日月潭的视频(数字资源)让学生观看日月潭的美景,再结合课文进行学习,学生对日月潭的印象就深刻、准确得多。
(2)数字工具使复杂问题直观可解。图2是一道计算单张桌子高度的三年级数学情境作业题。我校教师在测验中发现该题正确率很低,而教师也很难通过传统教学方式给学生讲清楚做题的思路。但是借助一体机可交互,希沃白板5可互动的功能,只要将图2左侧图片中卧着猫与右图中卧着猫重叠,再一一移走四只猫,这道题的思路便清晰可见,教学方式的改革保证了讲得清。
图2 求桌子的高度是多少
(3)数字平台助力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学习“公顷的认识”一课时,关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学生能快速在脑海里建立一个清晰的模型。而对于1公顷就难以建立一个清晰的模型。当教师借助百度地图,在学生熟悉的生活、学习环境里标注1公顷后,学生就会在脑海中对1公顷的大小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这些案例表明,数字化教学方式的改变能有效保障“教得对、讲得清、学得会”,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关键支撑。
3.破解传统教学困境的现实需求
面对生源分散、教研资源不足、评价方式单一等挑战,数字化工具提供了破局之道。例如,依托国平台与希沃信鸽的云端集体备课,解决了小规模学校教研难的问题;班级优化大师支持的多维评价体系,推动“唯分数论”向过程性、增值性评价转型;希沃作业本的智能分析功能,则实现了教学反馈的精准化。这些实践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二、基本概念
1.国平台
国平台即“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由教育部推出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教育平台。包括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经验和教材10个版块资源。可以满足自主学习、教师备课、双师课堂、作业活动、答疑辅导、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校交流和区域管理等9大应用场景[4]。
2.希沃
希沃,这里指的是中小学校一线教师常用的几款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工具与平台。以交互式教学软件希沃白板5为代表,其核心定位是“生成性”。相对于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它不仅体现“以生为本”,展示了强大的交互性,还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云课件”“学科工具”“教学资源库”等生态型功能,以及家校沟通与学生评价管理工具“班级优化大师”、数字化教研管理平台“希沃信鸽”及课堂教学智能分析系统。
三、应用场景
1.场景1:改革“备”的方式
《教师数字素养》二级维度“专业发展”要求“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创新”。通过国平台+希沃的方式开展云端集体备课可将个人经验凝聚成集体智慧,共享智慧成果。
(1)工具与平台:国平台,希沃白板5。
(2)解决的问题:应对生源减少,学校多而散,规模小,同学科教师少,集中教研难,质量提升慢等教研困境。
(3)改革的效果:云端共研凝结智慧的集体备课。
(4)方法及步骤:教师们先从国平台“课程教学—教师备课授课”版块学习精品课程包、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再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在希沃白板5“我的学校—集体备课”里发起云集备,填写集备信息:集备主题、集备内容、学科范围、上传资源、选择集备教师,设置访问权限、批注权限。
其他成员参与集备,可以在线协同编辑教案、课件,也可以开展视频、语音、文本等多种形式的集备研讨。通过多次研讨更新稿件,完成终稿,并通过磨课改进,最终形成可以共享的成果。
(5)应用的案例:长葛市长兴中心学校“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云端集体备课”的数字化教研案例,于2023年12月19日在教育部组织的“2023年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交流会上作了展示交流,并入选“2024年暑期教师研修”课程。该案例亦被华东师范大学录用,作为全国教师培训视频课程。
2.场景2:改革“教”的方式
(1)工具与平台:国平台、希沃白板5。
(2)解决的问题:改变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式,避免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被动听的模式。
(3)改革的效果:师生互动交流的生成课堂。
(4)应用的案例:
案例1:在游戏互动中导入新课。我校教师在讲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最小公倍数”时,设计了一个接尾巴的游戏(图3)。先让学生猜想,小图沿着大图转动几次会回到原位,而且把猴子尾巴接上。游戏往往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参与度。有学生猜想4次,有学生猜想6次,有学生猜想10次,甚至有学生提出1次(原地转1圈)。然后让学生移动课件元素的旋转点,进行转动,在实践中验证猜想,进而引出并明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图3 接尾巴的游戏
案例2:在情境作业中创新练习。我校教师讲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一课时(图4),用希沃白板5课堂活动模板超级分类设计了一个全班学生参与的课中检测。点击右侧的刷新按钮,会随机出现不同的数对,此时对应数对位置的学生迅速起立。既帮助学生理解有序数对与学生的对应关系,也训练了学生的反应速度。这也是作业设计的一个创新。
图4 超级分类的课堂活动
案例3:在创新总结中检测学习。我校教师综合运用希沃白板5中的动画、链接、蒙层功能设计了一个拆红包的游戏。学生在拆红包后会得到一道习题,然后通过回答问题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与知识的掌握情况。改变了以往宽泛询问学生的方式:学完了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3.场景3:改革“学”的方式
(1)工具与平台:国平台,希沃白板5知识胶囊功能。
(2)解决的问题:降低制作教学微视频、微课的技术难度,为实现集体学习向个性化学习转变提供数字基座。
(3)改革的效果:数字技术支持的个性化学习。
(4)方法及步骤:
基于国平台的学习步骤。学生从国平台“课程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版块学习精品课程、习题。对于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请教教师、同学的方式解决。
使用希沃白板5知识胶囊功能的步骤。在希沃白板5授课模式下,教师选择知识胶囊,对录制区域、摄像及录音设备、分辨率进行设置后即可进行知识讲授,制作微课视频。并根据教学需要在视频中添加习题用于学习检测,然后以海报二维码的形式分享。
(5)应用的案例:我校教师在为五年级学生讲解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互质数”时,借用2022年全国高考I卷数学第5题“从2到8的七个整数中随机取两个不同的数,互质的概率是多少?”制作了一段微课视频,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明白结合小学学习的“搭配中的学问”与“互质数”的知识也可以解答高考试题。教师按希沃白板5知识胶囊的步骤制订讲解视频,然后把试题插入到视频开头。这样就可让学生先尝试解题,再观看视频。
这种方式于学生而言方便互动、参与体验,可以在讲解视频与教师课件示范间切换,方便学生反复学习。于教师而言,无论生成的视频大小是多少,都方便分享,还方便获取学生的“学习报告”,为教师精准教学、个性辅导提供数据支撑,是教师围绕重要知识点对学生进行辅导的好方法。
4.场景4:改革“考”的方式
(1)工具与平台:希沃白板5作业本功能。
(2)解决的问题:解决答题过程监管难,作业量大批改难,作业报告分析难等痛点。
(3)改革的效果:构建智能分析的数字评测。
(4)方法及步骤:
①打开希沃白板5的作业本,选择教材;
②选择或设计习题后布置作业;
③生成电子作业海报,发送给学生;
④学生使用手机扫码答题。
(5)应用的案例:我校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希沃白板5作业本功能改革了“考”的方式,收到以下效果。一是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知识巴士实时查看、了解学生答题进度;二是实现了作业的自动批改,教师可以直接评讲作业;三是学生扫码即可实现静默建班,教师则应用班级优化大师开展多元评价、数据管理;四是在线测验结束后系统自动生成分析报告,便于教师实施精准教学和个性化辅导。
5.场景5:改革“评”的方式
(1)工具与平台:班级优化大师。
(2)解决的问题:解决评价维度只盯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仅限口头表扬,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等问题。实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的“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目标。
(3)改革的效果:数据赋能多元的增值评价。
(4)应用的案例:我校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班级优化大师对学生从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思想品德等方面开展维度多元的综合评价。评价信息可以及时、免费发送到家长手机,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班级优化大师在后台静默采集评价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学生生成数字画像、智能评语,实现了学生行为优化管理及评价的数字化。
6.场景6:改革“研”的方式
(1)工具与平台:希沃信鸽、希沃课堂智能分析系统。
(2)解决的问题:改变学校教研管理依靠经验,教师改进教学缺乏依据,分析课堂行为难以循证的现状。
(3)改革的效果:助力循证教研的智能分析。
(4)应用的案例:“强教要先强师,强师要先强研”!长葛市长兴办事处辖区中小学依托希沃信鸽这一数字化教研平台开展手机听评课,实现了“用等量化的维度,生成可视化的结果,让评价更客观,实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同时帮助教师及时发现不足,改进教学;助力校长和教务管理人员发现榜样,树立标杆;也让学校的管理由经验管理向数据管理转变。
借助希沃课堂智能分析系统可以实现AI分析、教学时间分析、问答对话分析、课堂互动分析、问答对话分析,查看新课标的落实、课件的优化以及教学设计方面的建议。系统也会对评课的内容进行提炼和总结。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的热力图了解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四、改革思索
随着ChatGPT、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现,人工智能的各种模型、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技术迭代加速的当下,学校、教师如何选择适应改革、适合自己、适用教学的工具、平台呢?
1.如何选择软件工具与平台
多年来,在探索数字化教学方式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坚持在“极简理念”的主张下,依据7条标准选择教学软件工具与平台。
“极简理念”指在数字化中尽可能用最少的账号密码管理最多的软件平台;用最少的软件工具满足更多的教学需要;用最少的互通环节实现互访教学数据。
在教学软件选择方面,我们依据的标准是:(1)安全性,是否在网信部、教育部备过案。(2)简易性,是否简单好用。(3)经济性,是否能承受费用。(4)受众性,用户是否广泛。(5)可靠性,是否长久稳定。(6)数字化,数据能否互通。(7)生态性,能否构建数据生态体系。
2.如何合理使用技术改革教学
改革教学方式的关键是找到技术在教学变革中的最佳作用点:一是切入点,要考虑技术使用的必要性;二是落脚点,要考虑教学方式改革是否更能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如何正确看待教学方式改革
一要理智地认识到,无论多么好的技术、工具、平台都不能替代教师该有的示范,剥夺学生的思考、实践与验证猜想。二要清醒地意识到,仅仅靠技术是无法实现教学方式改革的!改革教学方式,不仅需要技术,也需要使用技术的人,以及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间形成融合。
五、未来展望
本研究以“极简理念”为原则,通过国平台与希沃软件的协同应用,重构备、教、学、考、评、研六大场景。例如,云端集体备课凝聚跨校教师智慧,互动课堂活动激发学生深度参与,知识胶囊微课支持个性化学习,智能评测系统赋能数据驱动教学。研究强调技术工具与教育理念的有机融合,既避免技术滥用,又凸显其在促进师生互动、资源优化和循证教研中的不可替代性。
本研究为中小学探索了一条“权威平台+轻量工具”的可行路径,不仅成功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还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现了创新性:一是首次将国平台与希沃软件平台深度融合,构建了全方位的数字化教学体系;二是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改革策略,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效率。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如DeepSeek等与教学的融合,数字化教学方式将持续迭代。我们也希望本研究能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与启示,与更多的研究者一起进一步探索教学与新兴技术(如大模型)的融合,推动教育向更智慧、更包容的方向演进。
(课题:本文为河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22年度课题“基于极简理念的中小学智慧教学方式研究”(课题编号:14520221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EB/OL].(2023-05-29)[2024-02-09].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5/content_6883632.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EB/OL].(2023-03-13)[2023-04-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302/t20230214_1044634.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EB/OL].(2022-04-21) [2022-04-22].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4/21/content_5686535.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EB/OL].(2022-03-28)[2022-06-25].https://www.smartedu.cn/special/help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