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信息化 >专家访谈

智慧校园建设要向数据要“效益”

——访南阳理工学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主任吴绍兴

       


        吴绍兴:副教授,南阳理工学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主任,河南省教育科研计算机网(H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尤其是在IPv6部署与应用、网络安全建设、数据治理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南阳理工学院校园网从1997年开始建设,目前已覆盖校园各个角落,为全校的管理、教学、科研提供了优质的网络资源,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行政管理和师生生活等产生了明显的效益。南阳理工学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引领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2020年,学校启动了新型智慧校园建设;建设了以数据资产为底座的校园网安全管理模式;与中国移动南阳分公司举行5G+智慧校园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成为南阳市首个5G+智慧校园落地项目;新版官方网站在全球IPv6测试中心顺利通过IPv6 Enabled Phase-2认证,成为全省首个通过该认证的高校网站。南阳理工学院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方面又迈出了重大步伐。近日,我们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吴主任。
        向数据要“效益” 构建新型智慧校园
     河南教育信息化》今年,南阳理工学院启动了新型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具体能跟我们介绍一下吗?
        吴绍兴:南阳理工学院新型智慧校园建设工程,提出了打造数据融合底座、构建“数据治理+应用生态”的新型智慧校园建设理念。因为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学校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升,怎么才能管得更好、教得更好、学得更好,也都需要利用好数据这个生产要素,向数据要“效益”。所以,我们提出了“数据治理+应用生态”的新型智慧校园建设工程。
        目前,学校通过新型智慧校园建设项目,制定了校园标准信息模型,实现了全校层面在数据沟通语言上的统一。通过建设数据治理平台,实现了校园数据的全域融合、全量融合、实时融合能力,全面打通教务、人事、财务、学工、科研、设备、国资、一卡通、图书馆、后勤等十大业务系统,创新设计教职工、本科生、师资科研、一卡通、资产、院系、驾驶舱等7大类、30个子类、上百个数据融合应用场景。在数据治理的基础上,通过建设数据服务开放中心,学校实现了校园数据服务的自主化开发、服务化共享,形成全校师生既是使用者、又是开发者的生动局面。通过繁荣的“数据治理+服务接口体系”,以及规范化的校园业务系统建设要求,最终形成了以数据融合为底座的“数据治理+应用生态”新型智慧校园环境。

 

图 “数据治理+应用生态”架构

基于“新一代数据治理体系”建设的新型智慧校园,将是我校贯穿“十四五”的一项系统性创新工程,我们希望与兄弟院校一起探索,共同进步。

打造以数据资产为底座的校园网安全管理模式

《河南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校园网的安全管理成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理解南阳理工学院以数据资产为底座的校园网安全管理模式?

吴绍兴学校非常重视校园网络安全建设,该项目是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安全保障。首先说下建设的背景学校各部门原自建的业务系统,因为种种因素产生了维护困难、管理无序、存在大量信息安全隐患等“痛点”,为了规范信息安全管理,降低信息安全风险,全面落实和提高系统安全的防护能力,所以今年,我们依据《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相关法律法规、重要文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调研分析,打破我校传统网络安全建设模式,提出了以数据资产为底座的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模式。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基本建设完成

这种管理模式主要分三个部分:

首先通过全日志采集、全流量分析、人工录入的方式对所有IT资产进行全面数据采集,最终实现摸清学校信息化的“家底”,建立安全运营基础。

其次在摸清学校信息化“家底”的基础上,融合多源数据建立基础数据资源池。然后基于场景化安全模型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从而在校园海量数据的使用过程中实现透视数据安全,设置合理的数据使用策略,建设数据使用风险分析模型和场景,建设整个数据资产“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的安全生命周期,以及建立数据安全策略、安全事件管理、安全事件溯源的监管体系,从而把所有资产在各个环节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展示出来。

通过本次建设,学校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实现由“被动防护”向“主动防御”的进阶,基于数据做到安全威胁可视化、可量化、自动化,实现安全风险可视化管理,形成整体安全联动机制的“安全大脑”,提升学校的风险感知能力和预警能力,以及应对高级安全威胁、隐蔽安全事件的发现和处置能力,并结合管理制度为学校打造了一个以数据为底座的智能信息安全运营体系。

最后,打造安全运营协同防护机制,确保智能信息安全运营体系的有效运行。包括建立共享情报与处置平台,优化事件预警、指标监测、应急处置等流程,形成联动效应。同时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领域的安全交流合作,建立威胁情报共享机制和技术平台,实现威胁情报协同处置。

大力促进5G技术的转化应用 推动5G+智慧校园建设

《河南教育信息化》7月21日,南阳理工学院与中国移动南阳分公司举行5G+智慧校园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成为南阳市首个5G+智慧校园落地项目。请问学校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并开启了“5G+智慧校园”项目建设? 

吴绍兴2019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的通知,提出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促进数字校园应用全面深入普及。政策加持为5G在远程教育、智慧课堂/教室、校园安全等场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助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2019年9月19日,教育部联合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抓住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商用契机,加快推动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规模化应用”2020年3月6日,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下发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通知,主要包括支持基础网络完善和5G创新应用提升两大工程,其中5G+智慧教育示范应用工程属于5G创新应用提升工程的其中一项。受以上政策的驱动,以及线上教学的需求南阳理工学院决定把5G+智慧校园建设提上了日程。

《河南教育信息化》校园建设如何与5G接轨?学校是否有相关的行动计划?

吴绍兴南阳理工学院与中国移动南阳分公司积极探索5G+智慧校园建设的新模式,大力促进5G技术的转化应用,围绕南阳理工学院智慧校园发展需要,打造“5G校园专网”、“5G创新研发中心”、“ 5G+VR教学”、“5G校园一卡通”、“5G展示演示平台”“5G智慧安防”等一批5G应用项目,按先局部试点,再全面铺开的原则,不断创新运营模式,共同探讨拓展相关新兴应用和智慧校园业务建设

《河南教育信息化》您认为“5G+智慧校园”会给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以及教育、教学及管理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

吴绍兴:5G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为智慧教育创新性变革提供了保障我们知道,5G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带宽等优势,能够为AI、VR、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强大的网络支持。

5G与AI、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融合,必将引发学习资源、学习环境等教育场景要素的深刻变革,也将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产生重大影响。与此同时,也将带来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以满足“人人互联”时代学生各种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无限”、舒服的网络学习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化、自适应、精准化学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项目刚刚启动,我们也非常期待“5G+智慧校园”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积极的变化和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