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期刊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英语教学数字化应用模式探索与实践

来源:本站
作者:王晋 戴红燕
时间:2024.12.30
14浏览

王晋

/王晋 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教育发展科科员

戴红燕 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党委书记

摘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深入贯彻《“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指导精神,并紧密结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的实践要求,率先引入AI听说课堂系统,以此作为推动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完善的组织领导体系、推动技术创新与资源共享、强化项目管理与实施保障等多维度措施,经开区成功实现了英语听说教学的信息化、个性化与高效化转型。实践结果显示,该系统在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优化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形成可推广的典型应用范式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展望未来,经开区将继续深化教研方式变革,积极探索课堂模式创新,以教育数字化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推动区域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转型;AI听说课堂;英语听说教学;个性化教学;教研方式变革

 

一、工作背景

1.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我国作为教育大国,积极响应国际潮流,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1]同时坚持教育数据赋能,以数字化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广阔市场空间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激活数据要素潜能。[2]近年来,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明确提出了推进智慧教育、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目标要求。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方向指引。

2.英语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与此同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的颁布实施,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四是增强了指导性,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3]新课标强调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语言运用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别强调了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一变化,不仅要求英语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还要求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提升英语听说能力。

3.经开区的教育改革实践

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作为河南省教育改革的先行区,一直致力于探索教育创新之路。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经开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依托自身深厚的教育积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率先引入了AI听说课堂系统。这一系统的引入,不仅为经开区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工作举措与实施过程

1.组织领导与协同推动

1成立专项领导组

为确保AI听说课堂系统的顺利引入和推广,经开区成立了由教育局领导挂帅的专项领导组。该领导组负责规划智慧教育的建设目标与进度,制定相关制度机制,并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教研指导与深度培训

以教科研为引领,经开区组织了一系列教研指导和深度培训活动。通过邀请专家讲座、组织教学研讨、开展示范课展示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融合创新能力,为AI听说课堂系统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3)协同推动与多方合作

经开区还积极与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AI听说课堂系统的应用与发展。通过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共享资源信息、开展联合研究等方式,形成了协同推动的良好局面。

2.技术创新与资源共享

1)建设英语听说教学系统

经开区投入大量资源,建设了支持教室常态使用的英语听说教学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全员互动、实时评测和数据全记录的功能,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的学习体验。同时,系统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强化技术创新与研发

经开区注重技术创新与研发,不断推动AI听说课堂系统的升级与优化。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经开区引入了最新的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提升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3)资源共享与共建共享机制

经开区还注重区域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应用。通过共建共享机制,经开区整合了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如优秀教案、教学视频、练习题库等,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与互通。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

3.项目管理与实施保障

1统筹规划信息技术融合类活动

为确保AI听说课堂系统的有效应用,经开区统筹规划了各类信息技术融合类活动。通过组织教学竞赛、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活动,激发了教师应用AI听说课堂系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经开区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和决策,工作小组则负责具体的实施和推进工作。这一组织架构确保了项目的有序进行和高效管理。

3)提供技术支持和定期巡检服务

经开区还提供了线上、线下的技术支持和定期巡检服务。通过设立技术支持热线、建立在线交流平台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同时,通过定期巡检服务,确保了平台的稳定运行和教师的顺利使用。

三、工作成效与成果展示

1.应用规模与效果

1)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与高效利用

目前,经开区已有10所学校成功应用AI听说课堂系统,累计发布课堂练习任务数达6410次,参与学生人次超过15.5万。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AI听说课堂系统在经开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高效利用。

1 经开区学校使用情况


2)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练习任务频次与班级整体得分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学生通过频繁使用AI听说课堂系统进行练习,能够有效提高英语听说能力。这一成果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2 2021-2022各月课堂练习提升情况

3 各题型得分提升情况


2.应用场景与范式探索

1课上互动教学

课上互动教学是AI听说课堂系统最典型的应用场景之一。通过实时评测和反馈机制,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互动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这一范式不仅丰富了教学方式,还提高了教学效果。

2专业教室分组轮训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开区探索出了专业教室分组轮训的范式。通过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轮训,实现了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辅导。这一范式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年级统测统练

年级统测统练是AI听说课堂系统另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通过统一的标准和流程,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全面评估,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同时,统测统练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4)活动课培优补弱

在活动课中,经开区探索出了培优补弱的范式。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知识点。同时,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英语听说活动,如英语角、演讲比赛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这一范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5)多形式单词专练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经开区通过AI听说课堂系统探索出了多形式单词专练的范式。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如听写、跟读、拼写等,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词汇量。同时,系统还能够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智能推荐相关练习题,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1 应用场景示意

3.成果展示与分享交流

1成果展示活动

为展示AI听说课堂系统的应用成果,经开区组织了一系列成果展示活动。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竞赛、教学论坛等形式,向全区乃至更广泛的地区展示了经开区在英语听说教学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

2)经验分享与交流

经开区还注重经验分享与交流。通过组织教学研讨会、教学沙龙等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交流经验、分享心得的平台。同时,经开区还积极与兄弟区县、外地市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英语听说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四、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1.经验总结

1智能化教学互动能力的重要性

回顾AI听说课堂系统在经开区的应用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智能化教学互动能力的重要性。通过AI听说课堂系统,教师能够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能够得到个性化的辅导和反馈,提高学习效果。这一能力不仅减少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还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典型应用范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一线教师们结合学生的特殊学情,探索出了五种典型的应用范式:课上互动教学、专业教室分组轮训、年级统测统练、活动课培优补弱以及多形式单词专练。这些范式不仅丰富了教学方式,还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为经开区乃至更广泛地区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3多方合作与资源共享的重要性

经开区在推进AI听说课堂系统应用的过程中,注重多方合作与资源共享。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引入了最新的技术;通过与学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共同推动了项目的实施和发展;通过共建共享机制,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这些举措为经开区英语听说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未来展望

1深化教研方式变革

展望未来,经开区将继续深化教研方式变革,形成新型教研范式。通过加强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创新课堂模式与六步教研模式

经开区将注重课堂模式的创新,实现六步教研模式,即“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实践探索—数据分析—经验总结—成果推广”。通过这一模式,能够推动教育教学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发展。同时,还将加强课堂观察与诊断、教学反思与改进等环节的实施力度,确保课堂模式创新的有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04-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2]国务院.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21-12-12.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671108.htm.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EB/OL].2022-04-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204/t20220420_619921.html.